喜讯!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复制链接]
查看: 580|回复: 0

喜讯!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复制链接]
查看: 580|回复: 0
大象节水VIP1

41

主题

1

回帖

15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9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2020-12-9 1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8日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DSC0000.jpg

  这是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天宝陂(6月9日摄)。新华社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供图)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天宝陂坝体长216米、高约3.5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旧坝。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如今依然灌溉着当地1.9万亩耕地。
DSC0001.jpg

  这是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龙首渠引洛古灌区(12月1日摄)。新华社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供图)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史载汉武帝时修筑,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创“井渠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其后引洛灌溉代有传承,民国时期在龙首渠基础上修建洛惠渠,发展至今,灌溉农田74.3万亩。
DSC0002.jpg

  这是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白沙溪三十六堰(2019年3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供图)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浙江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东汉时期首筑白沙堰,百余年间陆续建成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27.8万亩。
DSC0003.jpg

  这是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桑园围(2019年10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供图)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围堤全长64.8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朗、日本、韩国、南非的10处灌溉工程。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05处,分布于16个国家。
  “传承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哲理,是我国水文化发展的瑰宝,对当今灌溉农业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和启示价值。”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灌溉工程,可以汲取古人利用自然和人文科学造福当地人民群众的智慧,进一步挖掘发展灌溉工程的功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同时也为建设现代化灌区赋予了更深刻内涵。
  (来源: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帖子
更多
    精选版块
    更多

    关注节水灌溉网

    获取最新资讯

    QQ|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200356|津公网安备 12011402001208号|谁在小黑屋| | 津ICP备2020007972号-2

    GMT+8, 2024-6-14 00:33 , Processed in 0.965402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