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山西农村地坑院,历经半个月大雨,看农民们生活成啥样JSGG.CN

[复制链接]
查看: 465|回复: 0

实拍山西农村地坑院,历经半个月大雨,看农民们生活成啥样JSGG.CN

[复制链接]
查看: 465|回复: 0
swagger

0

主题

0

回帖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2021-10-8 1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省晋南中条山区农村,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独特的民居,有人叫它地坑院,有人叫它地窨院还有人叫它地平线下四合院,顾名思义便是建在地下的院落,据史料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从山顶洞穴迁徙到平原地区的活化石,其建筑的形式多为平地上挖出一个四方形大坑,然后向四周打出数量不等的窑洞,传统的地坑院子一般就是就地取材,几乎都是黄土结构,历史时代变迁地坑院子里现今多住的是一些上年纪的老人们,他们习惯了里边的生活,虽说是冬暖夏凉,可是毕竟是黄土结构还是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经历了当地60多年间前所未有的半个多月的大雨袭击,地坑院子是否能扛得住大自然的肆虐,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摄影师一行人在国庆小长假冒雨来到了地坑院比较多的农村,实地进行了拍摄,我们看看真实的情况,以及老人们在里边的生活究竟是个啥样子。
DSC0000.jpg

  大家按照习惯首先来到了位于小镇外围一条黄土大沟边上的一处地方,先前这里有5户地坑人家,也许是老天开眼,下车后大雨已经转变成了小雨,踏着泥泞的黄土小道走过200多米看到了第一户人家的院子,记忆里其中应该住着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外观地坑似乎还是比较完整,地面四周已经用黄泥巴将坑沿进行了加固,为了结实黄泥巴中还掺杂了一些草木灰,一面窑洞的上方用大块的塑料布进行了防水处理,院子里落下了一些黄土,主人已经将其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一起,期间形成了可以走动的道路,从情况看这户人家的地坑看来太大,悬着的心似乎有了一丝的安慰。
DSC0001.jpg

  30米开外便是第二个地坑院子,里边住的也是一对老人家,大爷76岁,大娘74岁,这户人家的地炕院子建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当年为了坚固,特意用青砖将院心和坑口四周进行了特殊处理,没有发现有大面积落土现象,据老人讲当地的土质结构为黄土中搅杂料角石,只要夯打处理,窑洞还是比较坚固的,地面建成斜坡,雨水排放还及时,所以说窑洞还是有安全保障的。下雨的时间虽长可是对生活影响不是很大,院子中间种着蔬菜足够两人吃,窑洞里储存着生活用品,现在地坑里水电都有,啥都不缺,每天无事就在地坑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我们走下地坑院子,看到大爷在喂土鸡,奶奶坐在炕上看手机里的短视频,生活很悠闲。
DSC0002.jpg

  第三户人家的地坑看上去已经废弃,坐落在沟边的那户人家据说老人已经去世院子也废弃了,60多米的西南角的这个地坑院子里住着72岁的一对老人家,大大的地坑院子是纯黄土结构,上边沿口部分有很多地方早先就有坍塌,四周都是早已布置好的防雨水材料,有塑料布还有石棉瓦,从上边观察情况还不错,走下地坑院大娘听到了我们的说话声便迎了出来,经过雨水落打的地面光滑发亮,大娘招呼着我们小心脚下,窑洞了生着一个小火炉,里边感觉要温暖许多,大叔躺在床上正在午休,看到我们进来立即起了床,热情的邀请大家中午就在他家吃面条。干净整洁的土窑洞里似乎和外边就是两个世界,老人说窑洞现在很安全,主要是因为平时保养得好,每次下完雨都要把地面进行碾压处理,最容易坍塌的地方就是坑口四周,所以他早早用防雨水的材料进行了防护,就说这次的连阴雨60多年未见过,地坑还是扛住了,其他村民的黄土地坑有的已经出了大问题。
DSC0003.jpg

  当地农村的地坑院子已经为数不多,我们接着来到了附近第二个村子,凭着记忆走到一对姓丁的老哥俩的地坑院子,俯瞰地坑里边四周黄土掉落很多,只有窑洞口清理出了容人走动的黄土小道,2棵枣树上边结满了红枣,看样子是因为下雨的原因无人采摘,转过巷道我们来到了地坑的入处,这个地方坍塌的比较厉害,清理出的一条仔仔的小道看上去就像一条小河道,既是雨水流动的地方也是走人出入的地方,摄影师尝试走进去,可是泥泞的斜坡小道险些将人滑到,吓得赶紧退了回来,放生走上通道碰到了正要回家的老人家,奶奶说可不敢下去,里边很湿滑,都是这大雨惹的祸,孩子们清理出的小道只是为了偶然取东西方便,哥哥嫂子都住在了地面上的孩子家里了,原本稍稍安稳的心情又提了起来。
DSC0004.jpg

  沿着巷道我们找到了另一户70多岁的老人家里。原本是二进门的地坑院子,外院的黄土墙体已经被雨水泡踏,露出了小院里的青竹和梨树,倒塌的黄土墙压在了大半个小菜园子上,大门已经上锁,邻居婶子告诉我们说,大雨下踏了地坑院,老夫妻已经被孩子接到移民新村去了。
DSC0005.jpg

  婶子很热情,听说我们是想看看地坑院子情况便将我们带进了她的家,她家的地坑院子距今已经有40多年了,是当年她和丈夫一起建造的,虽然没有大面积用青砖进行加固处理,因为当年是自己为自己建造,工程也算是个优质,所以连阴雨天几十天也没有事情,今天中午在家里无事洗了些衣服,然后在小菜园子里割了一把嫩韭菜和丈夫包了一顿饺子刚刚吃过,她在外边打扫一下树叶,丈夫躺在炕上抽烟看电视,家里的2亩苹果在雨前就全部卖完了,家里主要是养猪,下雨虽然给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不太影响收入。
DSC0006.jpg

  来自外地的两位女影友显然对地坑院子情有独钟,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尽管没有任何雨具可是她们似乎热情很高,甚至冒险走到了地坑边上,吓得摄影师不停地大声警告。
DSC0007.jpg

  随后我们又转悠到了第三个村子的一户地坑人家,大叔大娘的地坑建在远离村子的地方,这是因为当年建造的时候村子里已经没有合适的宅基地的缘故,走过一片山楂林便听到了一阵够够的报警吠叫声,地坑上边大叔正在检查地面上的蚂蚁窝,以防雨水从蚁穴中灌入出现安全隐患,大妈在院子里喂鸡喂羊,地坑四周的沿口上已经被雨水泡出了1米多深的痕迹,坑道里也掉落下了不少泥土,大叔说黄土结构的地坑檐口和墙面就是这样经不住长期水泡,天晴之后要进行洗坑处理,将表面的虚土清除掉,这样地坑还是可以住人的。大雨下的时间长了,几十年没有遇到过,生活于一定麻烦,院子里已经不能生火做饭了,改在窑洞里做饭,为了保证安全按照村干部们叮嘱要每天检查一下地下地上,甚至都考虑过在小房子里休息。
DSC0008.jpg

  返程过路另一个村子,我们特意查看了正在开发改建的几座地坑院子,几乎全是青砖结构,看上去显然要比传统的黄土地坑院子情况好的多,尽管如此,地面上还铺设了塑料布防雨。女影友很感慨“看来新旧地坑院子在大雨中的表现还是有区别,有的旧地坑的安全性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DSC0009.jpg

  正要离开结束一天的拍摄,忽然来了两位老人家,他们很热情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地坑院子的情况“现在地坑院子住人的已经很少了,百分之九十的都消失了,经过这次大雨恐怕又要消失一部分,这几年农村发展很快,大都建起了新房子或者搬到了移民新村,遇到这几十天的大雨天地坑窑洞安全系数还是很低,以后你们要再来看就是这些新建的地坑景点了,这个好能吃能住也很安全,欢迎你们再来。”
DSC00010.jpg

  走在大山里看到的都是雨中的满眼绿色,晋南的秋天也许很迟,不是偶尔一些发黄的酸枣树几乎都不相信已经到了秋天,据当地气象部门预告,近几日还有几天阴雨天,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的力量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可是我们相信只要有智慧,有安全防范意识,古老的地坑院子一定会安然无恙,连阴大雨打乱的只是人们的生活,可它永远抵挡不住人们战胜自然的坚强决心。祝愿生活在地坑院子里的人们平平安安。【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主题

0

回帖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推荐帖子
更多
    精选版块
    更多

    关注节水灌溉网

    获取最新资讯

    QQ|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200356|津公网安备 12011402001208号|谁在小黑屋| | 津ICP备2020007972号-2

    GMT+8, 2024-5-17 09:49 , Processed in 0.951173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