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岁浙江国宝“通济堰”,灌溉3万亩良田,为什么能完好保存?JSGG.CN

[复制链接]
查看: 1076|回复: 0

1500岁浙江国宝“通济堰”,灌溉3万亩良田,为什么能完好保存?JSGG.CN

[复制链接]
查看: 1076|回复: 0
测试组

0

主题

0

回帖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2021-5-8 06: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浙江丽水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傍水而生的堰头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拥有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坝体、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堰渠法规碑刻实物......
  通济堰,绘就了锦绣图腾
  走进堰头村,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扭动的水渠,清清亮亮的水流映照着古老的村落。千年古樟群顺着渠道两侧错落排开,如同竖起一道庞大的墙体,遮挡了天地,也将盛夏屏蔽在外,整座村落荡漾着习习凉风。
DSC0000.jpg

  沿着古驿道前行,樟林穷尽处,宽阔的松阴溪水在眼界之间突然降临,平整的溪流流经村头时仿佛受到某种神力的阻挡,轰然间,断裂成高低两截平面。及近而看,一道堰坝隐没在水下,隐约显现出一条弧形的脊背,阻击着前呼后拥而来的滚滚波涛,一股股激流飞涌喷泄,整片区域笼罩在蒸腾的水汽中。
DSC0001.jpg

  这道黑漆漆的脊梁,就是始建于南朝的通济堰。
  南朝以前的碧湖盆地,松阴溪在雨季时经常泛滥成灾,吞噬成片的庄稼和耕地。大旱时,松阴溪水又白白地流失,大量农作物枯死造成绝收。灾荒年景,碧湖盆地的百姓叫苦不迭。于是,坚守故土的先人们奔走呼吁,请求官府在松阴溪上修筑围堰,沿着碧湖盆地开挖堰渠灌溉农田,利用堰渠湖塘分流洪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困扰千年的难题。
DSC0002.jpg

  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在詹姓和南姓两位司马的率领下,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修建通济堰的工程拉开了序幕。历经千辛万苦,一道外表呈弧形的拱形大坝兀立在水中,远远望去,如同一条轻巧的抛物线落在了松阴溪上。两位没有留下名字的司马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创造着一项世界记录,他们一手缔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
DSC0003.jpg

  今天,我们所知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另一处是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通济堰拱坝比爱尔其拱坝和邦达尔多拱坝的历史足足早**年!
  弯曲是通济堰以刚克柔的最**宝,拱坝的科学设计减弱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能力。其实,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弯曲,而是由一道道半圆形的小拱坝连接成了一道彩虹一样的大拱坝,拱坝圆顶朝着来水方向,使汹涌的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有效地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冲击。
DSC0004.jpg

  水的神力和人的伟力在这里交锋,一静一动,一收一放,一攻一守,一刚一柔,如同两个武林高手在拆解招数,两股力量由对抗变成化解,由化解变成了利用,由利用变成了融合,由融合变成了依附。
  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由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组成。通济堰布局成竹枝状灌溉网,22.5公里的干渠上分凿出48条支渠、321条毛渠,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系网。
  通济堰拦水坝选址在碧湖盆地海拔最高处的堰头村,利用地势落差将水流引到碧湖盆地的腹地,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通济堰每天能从松阴溪拦截来自松阳、遂昌两县大约20万立方米的地表水,渠水有条不紊地滋润着整个碧湖盆地中部、南部3万余亩良田。
DSC0005.jpg

  先人熟稔了松阴溪的脾性,他们随波逐流,将桀骜不驯的松阴溪收伏得顺顺当当,当年旱涝无常一去不复返,人口聚集而来,人丁逐渐兴旺,谷物丰茂,万物竞生,出现了年复一年的丰收盛景,堰头、保定、周巷、新溪、碧湖、章塘、莆塘......一座座村落如花朵般次第绽放,通济堰绘制出了一张锦绣的农耕图腾。
DSC0006.jpg

  堰规,水资源管理的范本
  中国的古堰不少,能够存活到今天的并不多,通济堰千年之后依旧芳华永驻,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至今,在龙庙中依然立着多方镌刻着堰规的石碑,虽然年代、字数、长度不一,但在文字中多有重叠部分,比如如何管理、如何分工、如何监管、如何惩处违规者等等,这些规矩的源头来自一块高165厘米、宽86厘米、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的南宋碑刻。
DSC0007.jpg

  南宋乾道三年(1167),41岁的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出任处州(今丽水市)知州。第二年,范成大到任,见通济堰“往迹芜废,中、下源尤甚”。第三年,他主持了整修通济堰的大业,诗人的角色转换成水利专家,带领民夫垒石筑防、浚淤通塞,并设置水闸49处,历时3个月完工。范成大重修通济堰后,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为什么通济渠反复修反复淤塞,除了天灾之外,有没有人为的因素?
DSC0008.jpg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一个一致性的建议就是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依规治堰的保障下,人人都自觉遵守,一渠之水才能融通调济,才能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才能达到利民通博、济世千秋的大目标。于是,深思熟虑之后,范成大提笔,一字一句地写下了20条堰规。他对通济堰的管理机构设置、用水分配制度、经费来源及开支、如何平衡各方的权益、处理手段、甚至细到入山砍蓧时几点上工、几点收工等均作了详尽细致、公正可行的规定。
DSC0009.jpg

  范成大命人勒石刻碑,立于堰坝之首。范成大撰写的碑文字迹虽隽秀,内容却没有一丝文人的矫情,写得朴实无华,井井有条,非常接地气,让老百姓看得懂。14行跋语,范成大梳理了通济堰的历史与作用、此次重修的艰巨过程、制定堰规的目的,言之凿凿地劝说百姓要真心爱护这条赖以生存的堰坝。
  据考证,这块其貌不扬的《通济堰碑》是一部世界最早使用的古代农田水利法规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堰渠法规碑刻实物。一条条堰规或刻划在石碑上,或抄录在族谱上,或誊写在县志上,那些竖平横直的汉字汇合成一条看不到的水流,淌进了百姓的心里。他们严格地遵守堰规,像爱护自家财物一样爱护通济堰,确保了灌溉体系的完好如初。
DSC00010.jpg

  守堰人,千年的守候
  管理机构是堰规的核心,由堰首、监当、甲头、堰匠、堰司等组成,其中堰首的位置是核心中的核心。堰首是通济堰的总管,由百姓推选地方上有名望、有品行、有能力、且有经济实力的人担任,任期两年。堰首的职责相当于指挥官,带领大家解决堰坝出现的问题,处理险情,组织救灾、防洪、冬季岁修、清淤、调节争水纠纷等等。
DSC00011.jpg

  从通济堰诞生的那一天起,堰首制度就存在了。新中国成立后,堰首的身份发生了改变,既是堰首又是水利管理员。1953年,堰头村人诸葛金文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堰首一职,一干就到八十多岁。他一边务农一边兼职管理通济堰,每个月从碧湖镇政府领取90元补助。今天,通济堰列入国保单位、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守护起来要倍加小心翼翼。
DSC00012.jpg DSC00013.jpg

  多年前,我在曾经采访过诸葛金文,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说话响亮,中气十足,一提起眼前的通济堰就打开了话匣子:“只要听到水声,就知道这水的大小,就知道是否要开水闸还是关水闸。每一次洪水来时,我就担心大坝会不会被冲毁,还好这样的事情一次也没有发生。”
  2018年冬天,当我再去寻访诸葛金文老人时,接待我的是55岁的诸葛长友,他接过了父亲的班,继续守护着通济堰。
  时代悄然发生了巨变:轻巧的电动阀门替换了繁重的手动闸门,操作繁琐的人工作业已经远去;机械采石、电动抽水、挖掘机挖泥、工程车运输、钢筋水泥浇筑等协同作业已经将人力的作用消解到最低,以前人海作战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
DSC00014.jpg

  现在,诸葛长友的工作仅限于开闸、关闸以及日常巡视。“你觉得守堰最难的是什么?”面对我的发问,诸葛长友几乎脱口而出: “总有些人不守规矩”。这句话,当年诸葛金文老人也曾说过,父子俩遇到了同样的坎——总会发生损坏堰产、私自开关闸门、往渠里倾倒杂物等坏规矩的行径。
  850年前,20条堰规的横空出世,一直延续至今,时代在变,人心在变,但那铁板钉钉的规矩没有变,人人都要守规矩,这条堰的力量才会延续。
DSC00015.jpg

  范成大当年的行为,利在千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主题

0

回帖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推荐帖子
更多
    精选版块
    更多

    关注节水灌溉网

    获取最新资讯

    QQ|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20200356|津公网安备 12011402001208号|谁在小黑屋| | 津ICP备2020007972号-2

    GMT+8, 2024-5-19 22:32 , Processed in 0.964729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